1、质量三检制的定义:“质量三检制”是产品进行有效质量控制的三个环节,并为其每一环节提供操作与方法的质量控制制度。它包括三大质量控制过程:一是:首件三检制;二是生产过程自检、互捡、周期巡检三检制;三是作业末期三检制。并分别为其三个检验过程提供操作方法。
2、“首件三检制”的定义:首件,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3-5件),实行“三检制(自、互、专检)”。自检:即操作者对自己所装产品的检查;互检:即操作者自检合格后交班组长的检查;专检:是自检合格后交班组长确认合格,再交专职业检验员专检,三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首件三检制,是指在进行每种批量产品作业的初始运行或过程状态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后进行的检验,合格后填写首件三检记录交检验员检验确认后方可进入正式生产。
3、“首件三检制”的作用:实行“首件三检制” ,能够尽早发现问题,防止批量不合格品的发生,是预先控制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手段,是产品工序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企业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手段
4、首件三检制的做法
(1)自检 :自检就是操作者对自己所负责的工序作业内容,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技术标准自己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这种检验充分体现了 操作员工必须对自己负责工序作业内容的质量负责。通过自我检验,使操作者充分掌握自己负责的工序作业内容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改进的措施,这也是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形式,更可以体现出各道工序在整个公司产品形成中的地位的作用。
(2)互检 :互检就是员工相互之间进行的检验。互检主要有: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检查;班组长对本班组员工负责工序作业内容进行跟踪检查,增强质量把关的手段。这种检验不仅有利于保证装配质量,防止疏忽大意而造成批量返修品,同时,加强员工之间互助友爱的和谐氛围。
(3)专检 :专检就是由专业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班组长对互检认为合格后的产品样品,交专职质检人员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如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安排产生质量问题工序的操作员工进行整改,使之达到装配要求,专检人员再次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批量生产。
5、周期巡检的目的:实行周期巡检,是指首件三检合格进入正式生产之后进行的例行检验。周期巡检的时间一般为1个小时(一般由技术人员在作业指导书中作规定)。
6、周期巡检的作用:实行周期巡检,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而导致质量事故。由于操作员工有严格的生产任务,生产任务又同浮动工资挂钩,所以容易发生错装和漏装等情况;有时,操作员工的情绪问题也可能对装配质量带来影响。这种情况如有发生,通过专职检验人员、班组长的巡检,就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于以控制,减少和防止不合格产品的发生。
7、周期巡检的做法:
(1)周期巡检由专职检验人员或班组长定时对自己所负责检验的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或所负责工序员工的作业过程进行检验,看产品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看员工作业是否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对出现的一般质量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出现重、特大质量事故,立即阻止作业运行,并立即上报有关领导处置,。
(2)周期巡检以生产线组为单位,或整个装配的工序进行周期巡检,每次检查的数量为1-5件,检查时要做好记录。
8、作业末期检查的目的:作业末期检查是对批量生产任务即将全部完成时,由专职检验人员,对最后几台产品(一般3-5件),按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详细认真的检验,看整批准产品到最后是否仍然处于受控状态。
2、作业末期检查的作用:作业末期检查是专职检验人员对该批量产品生产过程的最后检验,产品质量自始至终都受到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把关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批量产品(特别是大批量产品往往是一个整天的工作任务)即将完成时,操作员工的身体比较疲惫,同时也会产生“抓紧完成”的急躁心态,从而影响到产品的装配质量。进行作业末期检查,能够起到提醒员工操作的注意力,控制的质量。
9、作业末期检查的做法:
(1)由专职检验人员、班组长,对自己所负责检验的生产线生产的该批产品的最后几台(件)产品或所负责工序员工的作业过程进行检测。
(2)将检验结果做好详细记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