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前些日子,应邀出席一个讲座,主题是“如何应对80、90后员工”。
我首先问大家“为何而来”,70%的听众觉得自己不了解80、90后,难以沟通,希望更多了解;25%的听众是被80、90后“气得吐血”,希望学习如何应对;只有少部分是认为自己能够与80、90后融洽相处。询众要求,我便从“了解”入手。
2005年开始,我为香港富康集团(亲亲我)做为期3个月的储备干部训练,我将之称为“百日树人”训练计划。我们从上千名80后大学生里,挑选几十人加以训练。
一个月后,我写了以下这篇文章,讲述我对80后的看法。
我在讲座里,将这篇文章展示出来,与听众分享,得到强烈的共鸣。
原文:
育人是我们的不归路
我们很荣幸,能获得富康(亲亲我)的老板劳富文先生的信任,是他的高瞻远瞩和豁达睿智,才有这个“百日树人”培训计划的诞生。
“百日树人”培训开始了1个月,大家最深的感触是:“1天等于1个月”。这1个月实在发生太多事情了,无论是我们精心设计的虚拟市场,还是我们意料之外的现实环境。
在这短短一个月里,学员收获很大,作为顾问、教练,我们的收获更大。
有人说,改造人是这世界上最伟大、最艰难的工程。这些年来,作为企业管理顾问的我们一直在从事着这样的工程。
“百日树人”计划,是我们试图将一批80年代出生的、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打造成未来CEO的计划。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就像蹦极一样,极富挑战性。
我在招聘说明里,写了一封信给准学员,说得很清楚,我们是模拟虚拟市场,每天都有竞赛,学员要学会运营公司……但是,部分学员还是抱着打工的心态,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什么是“运营”;
每天早上,学员要进行军训,对于过惯懒散生活、缺乏自我约束的大学生而言,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他们有学历,却缺乏见识,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是;
他们有冲劲,却浮躁,急于求成,希望走快捷方式;
他们有情有义,却只是哥们义气,缺乏职业素养;
他们是理想主义者,但意志薄弱,缺乏耐性;
他们曾经受过伤害,于是他们愤世嫉俗,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他们渴望学习,但浮于表面的信息收集;
他们渴望成长,但执着于原有的思维模式;
他们渴望成功,却不愿意付出代价;
他们看问题总是从自己出发,不懂换位思考,缺乏大局观;
他们吃不得半点亏,别人为他们做了99件好事,第100件稍有不如意,就暴跳起来;
他们口口声声说感恩,却依然只习惯从别人处得到,不习惯自己的付出;
他们贪心,用谢琳璘教练形容他们的话是:我要机会,我要培训,我要金钱,还要尊严,但不要辛苦,不要付出,最好全世界的好事都要揽在自己身上。
我们真的不知道亦不明白,这是不是80年代出生的孩子的特征,还是年轻本如此?
我们知道,所有这些,都是妨碍一个人成长的致命伤,我们决心要帮助学员把这些妨碍他成长的毛病去掉,虽然这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心血,而他会不舒服、不习惯。
我们设计了很多竞赛和游戏,让他们迅速了解富康(亲亲我)的基本运作,婴儿产品的知识,提升沟通能力、演讲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策划统筹能力、执行能力、理财能力;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团队协作、竞争、责任、投入产出;
我们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将他们职业生涯里必须经历的挫折、压力,用不同的心理游戏,让他们体验,打造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受挫能力和意志力;
我们用事实教育他们什么是诚信、吃苦耐劳、成本意识、对事不对人;
我们要他们将“增值”的价值观刻骨铭心——为自己和家人增值,为企业增值,为社会增值!
……
当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的时候,企业现实中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而我们设计之内的一些事情也意外地提早到来。
顾问公司的到来,意味着企业的变革,意味着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意味着动了极少部分人的既得利益,意味着有人在背后造谣生事,制造混乱。
女工的辞职事件,使我们不得不中断教学计划,处理临时出现的紧急而重要的事情,我们组织学员对工厂的员工进行全面访谈,我们发现有人以权谋私,为了个人利益剥削工人,我们发现无良中介潜入工厂内部,煽动工人跳槽以获取利益……
我们撤换了一些关键岗位的不称职人员,我们组织学员凌晨5点半参与厨房的采购,到街头招聘普工;我们组织员工足球赛、篮球赛,将空置的房间改造成卡拉OK室;
我们每月组织一次大型晚会,我们出版富康内刊;
我们做工厂主管、拉长的管理培训,我们要打造工人岗位培训体系,我们还计划做一个电脑培训班……
所有这些,都得到富康高层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我们誓要将不满意的员工变成满意的员工,将满意员工变成忠诚员工;
我们调整培训方向,积极参与工厂的运作——这些本来是最现实的教材,最好的学习提升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学员积极参与,取得骄人的成果,但同时也有少部分人看到他们意想不到的现实,他们开始猜测,开始怀疑,我们便即刻转过头来……
我们感激上天,它设计了不同的难题在我们面前,考验我们的承受力,磨练我们的心智,让我们学习面对,学习把坏事变成好事,用事实来帮助学员成长、突破;
我们知道,问题的发生不由我们主宰,但处理的方法由我们掌握。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上天会安排什么给我们,但是我们有一种信念,无论什么,就是要将它价值最大化。
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忍不住会抱怨:普天下的父母,请不要再溺爱你的孩子!——对孩子最残忍的事情是令他心想事成!当他们将来独自面对社会时,他们会走很多弯路,会失去很多机会,会头破血流!
当我提笔写这篇1个月的总结时,我感受到肩负的责任是沉重的。
成长型企业面临的瓶颈是组织成长管理,而组织变革是必经之路,企业不但需要有变革的远见和决心,还要有人才培养的前瞻性。
第一届“百日树人”封闭培训还有2个月,现在,我们又要计划在明年3月开第二批。对我们而言,育人是一条不归路,是我们的使命,尽管我们知道,它决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无怨无悔。
“百日树人”培训体系首席顾问 梁芷媚
2005年11月25日
评论